深裝池州產業園董事長吳富貴在產業園職工大會上的講話
2017年是深裝產業園按照集團公司要求實現由建轉營大轉型的第一年,是產業園走向自給自足並回報投資的首年,也是深裝池州產業園第三届董事會和經營班子工作開局之年。
產業園的董事會在4月底進行了換屆工作,產生了新一届董事會、監事和經營班子。 4月27日經營班子工作會議以及5月10日的產業園全體職工大會上,董事長吳富貴對產業園下一步發展作了重要部署。
一、盤活存量拓增量。
產業園通過六年的建設,為的是今後長遠有效的經營,更為我們從今年開始經營集聚了大量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資產。 有的資產,已投入了生產運營,還有許多沒有用起來,這是個待開發也是值得期盼的寶庫。 我們不能一邊坐擁寶庫,一邊卻饑腸轆轆、溫飽不保。 盤活存量資產,要靠產業園全體深裝人。 因每個人社會接觸面不一樣,獲取社會資訊資源和信息量也不一樣。 只要是有利於盤活產業園存量資產的土地、房產、辦公區、宿舍區資訊,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地獲取、盡情地向經營班子反映; 其接引工作,都可以大膽地去接觸,去洽談。 這項工作,產業園經營班子也將安排專人去做,確保這項工作積極有序地推進。
二、配套主業拓市場。
市場訂單是經營和發展產業園的關鍵中關鍵,覈心中覈心。 爭不到市場訂單,我們的經營無從談起,三個多億的投資就全部打了水漂。 說實話,一是現在大的經濟形勢决定了爭取市場訂單是非常艱難的事,競爭之激烈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但不管怎樣艱難,我們都要全力去拼去爭取,否則,我們基本生存的目標都解决不了; 二是我們剛學做經營,跑市場訂單,我們的科技還不高超,方法也不够用,說白了,自身的能力還不够强大。 但我堅信,我們會在市場的摔打中磨礪成熟,會逐漸强大起來。 只有不怕摔打,才能不斷成長,才會走向成熟。 爭訂單、簽合同,中間有許多路要跑、話要說、賬要算,許多無奈要扛。 要想安排好自己的生產,完成目標責任書,保持持續經營和發展能力,關鍵是要爭得足够的市場份額。 所以,對市場一定要有一定的長遠眼光,要把跑當下生產任務的訂單跟爭取今後一段時間的生產訂單結合起來,不能吃了上頓無下頓。 古人告誡我們做任何事,都是“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三、創新科技遠名揚。
公司新一届董事會明確提出了產業園要積極創建國家高新企業這一重要工作目標。 對產業園來說,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也是產業園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工作是具體明晰的。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科技密集的企業。 首先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0%以上,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對照這個名額,人力資源部門要牽頭組織好職工培訓和學習工作, 各公司(廠)要積極組織員工參加學習和培訓,爭取早日達到這個名額。其次各公司 (廠)要大力開展技術革新和創新工作,多開發和申報專利,多開發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新材料,以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創建的過程中,要加大產學研一體化工作力度,依託高校的技術創新能力,積極轉化為新產品和自己的專利。中裝協已經頒發了 由集團公司牽頭組織製定的木製品標準,這是裝潢行業第一個全國產品標準,這也是我們從事技術創新的一個非常得天獨厚的條件。 木製品廠技術部要主動與集團公司對接,在園區內帶頭實施這個標準,並且繼續深化創新工作,創標準產品、優質產品、馳名商標,由此帶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和運用,不斷增大裝配式生產比例。
新的任務,新的使命,吳富貴董事長要求產業園上下認真學習第二届董事會第五次會議、第三届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二次會議精神; 認真學習老董事長汪家玉提出的八字“轉型完善穩健發展”講話精神; 真正做到“抓學習,踐行動,顯時效。” 在業務上加強學習,爭取行業、省市級的政策支持; 培養全員招商的意識。
深裝的過去是輝煌的,深裝的未來是美好的。 深裝產業園全員要萬眾一心,凝心聚力,把深裝產業園建立成為生態、綠色、環保、節能、智慧與人性化一體的產業基地。